摘要: 提到職場,或許每個年代的畢業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凡是工作就注定有辛苦的一面,即使是剛離開校園不久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也將學會調整思維。 既然拿著薪水,自然是要輸出自己的價值,跟在學校里完全是兩種 ...
提到職場,或許每個年代的畢業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凡是工作就注定有辛苦的一面,即使是剛離開校園不久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也將學會調整思維。 既然拿著薪水,自然是要輸出自己的價值,跟在學校里完全是兩種概念。想要獲得認可和晉升,首先要保證自身的能力突出,而經驗往往也是重要的因素。 我們經常能聽到前輩勸告畢業生,要學會腳踏實地、懂得堅持,輕易離職是很難有發展的。不過有時候,可能反而是公司并不想“留人”。 工作多年后發現,公司常常擠走老員工,寧可用更高工資去招新人 工作可以說是所有畢業生都要面對的一件“大事”,所以也被稱為“飯碗”。不過很多人可能曾經或正在經歷著被迫離職,特別是某些行業起起落落很明顯。 每當縮減規模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原本經驗豐富,甚至在工作中能力和業績都不錯的老員工,不僅沒有因為這些優點而晉升,反而可能是第一批被擠走的。 而令人更為意外的是,公司其實并不至于“人才飽和”,事實上過一個階段后還會繼續在招聘欄中,列出那些剛剛“精簡”過的職位,甚至用更高的工資去招新人。 筆者認識一位工科專業的技術人員,在某私營工廠工作了5年。當他表達出漲薪請求時被拒,還經常被“穿小鞋”,于是就離職了。 可后來他卻得知部門里招來的應屆大學生底薪都比他高。這就令人很費解了,明明自己是“成手”有寶貴的經驗,為何被擠走? 公司不斷招沒經驗的新手,原來有很現實的理由,換個角度就懂了 相信工作多年的畢業生,對于類似的現象并不陌生,甚至自己可能就是經歷了這種“排擠”的人。對于為何不珍惜老員工,反而不斷招沒經驗的新手,一定有人會困惑。 原來,這里面有很多現實的理由。首先,老員工因為對工作模式和環境已經比較熟練,容易產生更多自己獨特的想法,不如新人的服從性高。 當上級下達一些新的指令后,新來的畢業生可能會仔細執行,而老員工可能覺得自帶“話語權”。他們不認同的事可能不會很好地落實,給管理帶去阻力。 其次,老員工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普遍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相比新來的畢業生,他們需要分散一定的精力,難以像新人一樣接受加班。 再次,如果輕易給一位老員工漲工資,那么意味著其他同批進來的也需要達到這個水平,成本大大提升。招聘新的畢業生,雖然按照新的標準給工資,實際上免去這類麻煩。 可見,這種現象還是有諸多現實原因的,我們如果改變一下角度,換成管理者的思維,就能知道其中的理由。 老員工保持原則,不要因資歷久而應付工作或為難新人,才能有好的發展 提及公司里的老員工,他們往往分為兩種,有人始終保持著認真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但有人也會因為覺得自己是“元老”級的員工,就敷衍了事。 在處理一些分內的事情時,他們可能還會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或者有意為難新招來的人。這些行為都不利于整個團隊的運作,這種情況被擠走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不管畢業生在某個單位工作了多久,有多少業績,都需要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確保完成好每一項工作內容。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斥一些外在工作氣氛的因素,部分公司的管理模式確實不夠人性化。一些老員工本來很踏實地工作,承擔了較多的職責。 可是到最后,越是主動付出更多辛苦,越不被珍惜;有些上司反而會進一步為難他們,把新人都不愿意做的任務交給他們,這類情況選擇離開或許更為明智。 【結語】每個畢業生都有從行業新人到公司老員工的變化過程,但無論處在什么階段,做好本職工作是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理性地觀察公司的管理風格,爭取留在一個對新人和老員工都比較公平的環境里。 今日話題: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評價呢?(圖片來自網絡) |
提到職場,或許每個年代的畢業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凡是工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關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