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桃李面包是許多05后的童年的回憶,對于他們來說,桃李面包是陪伴他們成長的食品。 桃李面包也因為價格便宜,分量足夠,加之營養很高,成為了最有性價比的面包品牌。 直到今天,桃李面包仍舊保持初心,對消費者坦誠以 ...
桃李面包是許多05后的童年的回憶,對于他們來說,桃李面包是陪伴他們成長的食品。 桃李面包也因為價格便宜,分量足夠,加之營養很高,成為了最有性價比的面包品牌。 直到今天,桃李面包仍舊保持初心,對消費者坦誠以待。用著最好的原料,定著最便宜的價格。桃李面包的優秀,跟他的企業創始人吳志剛有著很大的關系。 人民教師走上創業道路 吳志剛出生于1935年的遼寧省丹東市,1977年高考恢復后,吳志剛考取了一所大專。 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了電信局當電報員,但是這日復一日的機械性工作讓吳志剛很不喜歡。 他從小就喜歡老師這個職業,于是他在電信局工作期間,總是抽出業余時間去學習教育學的知識。幾年后,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取到了教師資格證。 這之后,吳志剛去了丹東一所絲綢工廠的子弟學校教書,后來這所學校成為了丹東絲綢工業學校,吳志剛也就在這三尺講臺上,為學生們奉獻了自己的大半生。 吳志剛60歲時,辦理了正式退休的手續。光榮地結束了自己做老師的職業生涯。按理來說,吳志剛應該在退休后頤養天年,好好享受剩余的人生。 但吳志剛心中卻一直藏著一個創業的夢想,在退休后,這個想法一直在他的心頭縈繞。終于在一件事后,讓吳志剛堅定了創業的決心和勇氣。 吳志剛從小便十分喜歡吃面包,但在他小時候,面包卻實實在在是一個稀罕的物品,這讓家境一般的他不能隨意滿足吃多一些面包的愿望。工作以后,吳志剛也總喜歡每周買兩次面包給自己。 退休后的吳志剛,在一次買面包的時候,發現當天他買的面包有一股酸味,好像是壞了。這讓吳志剛非常郁悶,而那幾年面包種類的稀少,價格的高昂也讓他苦惱不已。 于是吳志剛下定決心要自己開一個面包店,不僅要種類豐富,還要味道好吃,最重要的是要價格便宜,讓所有平民家庭都可以消費得起。 有了這個想法后,吳志剛說干就干。一個月不到,他就忙活好了店鋪和營業執照的問題,帶著自己的二兒子在丹東開起了一家面包店。 吳志剛的前大半生是做老師,教育出了許多有出息的學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 于是本著這樣一個美好的愿望,吳志剛給自己的面包房也取名叫“桃李”,他希望自己的面包也能賣往全天下。 最開始,吳志剛只是和別的面包店一樣,做新鮮的面包出來。店鋪剛開張時,吳志剛的確憑著面包不錯的口感贏得了一些回頭客。但時間久了,每天堅持買面包的人就少了很多。 吳志剛又轉型做起了大量批發面包的生意,但批發的面包只能做成口感單一的樣子,得不到消費者的喜愛,銷量自然也日漸下滑。 于是吳志剛在吸取經驗教訓后,決定劍走偏鋒,采取市場上從沒有過的形式,采取批發的同時豐富面包的口味。這樣的面包既能保證口感,又有大量的貨源供應,每天都能保證消費者吃到新鮮又好吃的面包。 但做這樣的面包類型是十分累的,需要每天凌晨起床,做非常多的面包,趕在天亮前送到各個早餐店里。吳志剛一個已經60多歲的老人,堅持了很多年這樣辛苦的作息。 就連他的兒子都比不上吳志剛有干勁,他的二兒子經常對別人講,自己的爸爸有一副“鐵打的身體”,還有著“鋼鐵般的意志”。這樣形容吳志剛倒也不算夸張。 吳志剛憑借著連年不休的辛苦勞動,成功地讓自己的面包占領了丹東的面包市場。幾乎所有丹東人都知道了,“桃李”面包又便宜又好吃,這讓吳志剛欣慰不已。 小品牌走向全國 在丹東的面包市場站穩腳跟后,吳志剛有了向外擴張市場的想法。畢竟他給自己的面包起名“桃李”,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的面包能賣到全國各地。 但最初吳志剛并沒有好高騖遠,他沒有采取一步就走到全國銷售的策略。而是先在遼寧省這個地區試點。他選出了幾個很受丹東人歡迎的面包品種,在遼寧境內銷售。 不出所料,這樣實惠又好吃的面包受到了全省人的熱烈歡迎,很快就火爆起來。加上面包保質期短,消耗期限短,所以銷量一直很高,面包回購率穩穩排在全省第一。 在積累了一定量的財富之后,吳志剛終于有了向全國全面擴展市場的底氣。 他很快就選定了西安作為面包的制作工廠基地,因為那時的西安物價和廠房租金比較便宜,交通也很便利。 但此時的吳志剛已經在遼寧的公司有了許多的業務牽涉,不可能離開遼寧前往西安指揮和決策,于是他想到要自己的三兒子代替自己到西安坐鎮。 可吳志剛的三兒子剛剛拿到了去往美國讀書的錄取通知書,如果去西安工作,他就不能去美國的大學繼續學業。 他對父親的這個決定非常不理解,于是他憤怒地沖到父親的書房,大聲質問道:“為什么要把我派去落后的西北!我明明很快就能去美國學習了!” 吳志剛知道自己的兒子無法一時間接受自己的這個決定,肯定要來找自己爭吵,于是他很早就準備好了大量的資料。在兒子沖進來質問時,吳志剛心平氣和地給兒子講起了政策和未來的發展。 吳志剛對兒子說:“桃李能有今天這樣的一點小成績,是我們的辛勤勞動換來的。但我們再辛苦,也只能把它發展成眼前的樣子了。但如今桃李碰上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這是我們做大企業的最好機會。” 吳志剛還對兒子講:“去美國讀書是一條不錯的道路,但這條路上現在擠了太多人了,競爭很是激烈。況且你的天分不是很高,很有可能會被擠出賽道。倒不如換一條無人走的道路,會更容易成功。” 幾個小時的耐心交談,使得吳志剛的三兒子對父親的決定表示了理解。于是第二天,他就將去往美國的機票退掉,踏上了去往西安的綠皮火車。 事實證明吳志剛的這個決定并沒有做錯,桃李總公司的決策十分正確,非常符合當時的市場規律。 他的三兒子去往西安后,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銷售做到了分公司總裁的位置,帶領著桃李集團成功穩定住了西北市場,贏得了常人可能要奮斗幾十年才能得到的財富和地位。 吳志剛這邊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發散,繼西安之后,又先后進軍了深圳市場和武漢市場,吳志剛創建的“工廠制作+大量批發”的模式也使得桃李面包銷量保持高銷的水平。 2015年,桃李面包就得到了“面包第一股”的榮譽稱號,占到了全國面包市場份額的10%,全國實體門店達到了17萬家。 2019年,84歲的吳志剛辭去了桃李面包董事長的職位,真正地退休了。而那時根據福布斯發布的富豪排名榜,他已然擁有了301億的身價。 桃李的成功模式 近些年,各種大小企業講到桃李的成功時,總是會把桃李獨特的經營模式當做經典案例講解。那么,桃李的經營模式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呢,桃李又為什么會憑借這種模式成功? 這就不得不提起吳志剛獨創的“中央工廠+批發”模式,這種模式非常完美地契合了面包這種類型的商品,且在全國各地都非常適合推廣和復制。 桃李面包為了保證口感,沒有添加那么多的防腐劑,保質期很短,大概只有4-5天左右。吳志明就以生產面包的工廠作為發貨核心,盡量在工廠周圍尋找大小批發商。 這樣的經營模式保證了面包的高銷量和銷售的穩定性,同時,配送的效率也比同行高了不少。 這種模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輕松可以復制,無論在全國哪個城市都可以用來推廣。不用過多的考慮當地環境特殊化的問題,這就給管理人員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吳志剛為商十分謹慎,這一點從他當初不肯在桃李鼎盛時期就輕易開啟全國市場就可以看出。在平日里的經營中,吳志剛也和做重大決策一樣謹慎。 比如他會在各地進行試點試吃,收集消費者反饋的數據。再經常性地對這些數據分析,找專業人士來研究,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找到消費者最喜歡的面包種類。 功夫不負有心人,數十年的耐心分析,讓桃李面包準確地掌握了消費者的愛好。 桃李面包創建十幾年的時間,到如今也不過有三十多種系列的面包而已,但這些面包銷量都是個頂個的好。 桃李面包大量生產,保質期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面包很容易因生產過多而浪費,或者就是生產少了而導致沒辦法完成訂單,要賠付違約金。 最初的桃李確實有遇到這樣的問題,但很快,吳志剛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制定了工廠“兩班倒”的上班模式。白班的工人負責生產預訂的單量,如果有不足的,就由夜班的工人再補齊。 這樣一來,生產的面包就有了很好的保護機制,不再害怕會有生產過?;蚪徊怀鲐浳锏膯栴}。 桃李的成功案例被業內人士點評分析過多次,盡管每個人對這樣的經營模式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認為這樣的經營模式走得太過小心。但無疑,桃李目前的情況是受到絕對肯定的。 目前,我國存在著兩種模式的面包生產。一種就是吳志剛桃李集團的“工廠核心”模式,另一種則是以面包連鎖店的模式存在著。 以工廠為核心可以確保標準化生產,并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容易復制的特點也成為了桃李集團快速積累資本的重要原因。 面包連鎖店的模式則更加追求口感和面包本身的品質,盡管成本較高,但卻能夠受到現代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所以從市場喜愛度上看,面包連鎖店是許多人買面包時的第一選擇。 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經濟越發達的地方,面包去連鎖店的生意就會越火爆,年輕人更愿意花20-30的價格去享受更高品質的面包連鎖店所附加的服務。 結語 吳志剛本人是十分低調的,經商以來很少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或專訪。網上搜集他的資料時,也只能找到他和桃李面包相關的信息。真正符合了中國人所說“悶聲發大財”的描述。 桃李在吳志剛領導期間,從1997年到2015年,從一間小小的面包店發展成了如今這個龐大的“面包集團”,據市場調查統計,桃李集團的市值達到了276.81億。 2015年,吳志剛帶領著桃李集團成功發行A股上市,2019年,在同類的面包市場中,桃李更是占到了40%這樣數字驚人的市場占有率。桃李面包每年的產量更是達到了35萬噸。 吳志剛本人也在創業的二十多年里獲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他在2019年時,就登上了福布斯中中國400富豪榜,排名第105位。2021年4月,吳志剛及家族以39億美元財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752位。 吳志剛在84歲時選擇了退休,將集團交給了自己的幾個兒子。他的退休,也恰恰暗示著一個經濟飛速發展時代的結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雖然吳志剛60歲才開始創業,但他思維靈活,總有著眼光獨到的見解,常年的教師生涯也讓他比旁人多了幾分耐心和細心,這無疑是一個優秀企業家所要具備的素質。 如今,吳志剛完成了自己想要創業的夢想,終于可以安靜地享受晚年生活了,但他敢于嘗試,不怕辛勞人生態度會給后人帶來無限的啟示。 參考資料: 華商韜略《中國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如何在小賽道跑出400多億大市值?》、 長江商報《桃李面包募23億分紅19億被指圈錢 吳志剛家族兩年7輪減持套現41億》 |
桃李面包是許多05后的童年的回憶,對于他們來說,桃李面包
3月14日,西咸新區“秦創原創新人才計劃”獎勵支持措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