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古人們的交際手段有限,所以他們為了防止自己被小人暗害,因此在人際交往方面是非常小心的,基本上會通過面相來識別對方是否可交,所以擁有一個周正的長相對于古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而長相更是被納為科舉考試選 ...
導語:由于古人們的交際手段有限,所以他們為了防止自己被小人暗害,因此在人際交往方面是非常小心的,基本上會通過面相來識別對方是否可交,所以擁有一個周正的長相對于古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而長相更是被納為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重要一項標準。 唐朝時期在選拔官員的時候,明確要求官員必須要長相周正,儀表堂堂,所以如果在試卷方面獲得了不錯的分數,但是因為長相達不到儀表堂堂的標準的話,也是沒有辦法入朝為官的。在老祖宗的識人術當中有一句話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那么這句話的下一句更為經典,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古人們的以貌取人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我們日常所熟知的“藍臉的竇爾敦,紅臉的關公”這些都是古人通過面相來識別對方是否忠實可靠。因為古人們的壽命很短,而且古時候由于數次的王朝更迭,經常會因為識人不明而給王朝自己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所以古人是沒有很多的時間去改正錯誤的,因此則要求他們要通過面相來識別對方是否忠實可靠。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就被人稱為他有虎狼之相,正是因為他這一面相才導致曹操終日對他疑神疑鬼,斷定司馬懿此人有反心,不可重用,甚至于在臨終之前還告誡了曹丕不可重用司馬懿,但是盡管如此,依舊沒有阻擋住司馬懿最終的發展勢頭,三國盡歸司馬家。 “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非常好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臉頰沒有肉的話,凹陷扁塌,往往這樣子的人是不可以交往的,古人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認知觀念呢? 其實能讓古人如此偏愛和相信以貌取人最主要還是與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有關系的,由于社會生產力不足,因此導致了古人們的人際交往圈十分狹窄,所以他們必須要通過自認為的有效手段來幫自己剔除掉一些不值得交往的人。 所謂兩腮無肉,也就是長相尖嘴猴腮,往往這樣子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功于心計,精明算計,所以與此類人交往的話,經常會被別人算計到把你賣了還會給別人數錢,所以兩腮無肉,面相刻薄之人,在古人的心目當中沒有什么好印象,因此遇到此類人,定然要遠離之。 而在《封神演義》當中的申公豹,也就是兩腮無肉之人,而實際上申公豹的面相是古人在生活經驗中慢慢賦予的,所以從這里也能夠看出古人對于面相是深信不移的。 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是“滿臉橫肉為兇相”。兩腮無肉指的是人長相尖嘴猴腮,那么滿臉橫肉就指的是對方長相過于肥胖,尤其是面部的肉更是非常多,而且還要自帶一種不怒自威的兇相,才會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 歷史時期此類人物的代表便是張飛和夏侯惇。有人說張飛對劉備可是非常忠誠的,為什么這樣的人不可交呢?雖然張飛對劉備很忠誠,但是他僅限于對劉備很忠誠,尤其是在關羽死后,他更是心性大便,經常打罵手下士兵,實際上從本質角度來考慮的話,張飛是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他雖為高高在上的將領,但卻不懂得愛惜士兵,與士兵同甘共苦。 實際上所謂的“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這句話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的,僅僅是古人的個人觀念而已?;蛟S在古時候,他們對此觀念深信不疑,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只能讓他們以此類方式來辨別自己是否可以與對方真誠交往。而實際上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以貌取人,單獨從面相來考慮對方是否值得深交。實際上此類評判標準過于狹隘,也過于武斷了,因為選擇與對方是否真誠交往有很多種原因。 一方面要考慮到兩個人的氣場是否吻合,是否有相同的三觀,是否有共同的興趣,又或者是交往目的很明確,能夠從與對方的交往過程中為自己謀取某一些利益或者獲得一些好處,那么根本不必要在意對方的面相和長相,當目標明確,只要穩步向前,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結語:我相信如今有很多人會陷入到容貌焦慮當中,實際上容貌只是一副簡單的皮囊而已,它并不能夠影響到內在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依舊是善良、陽光的就可以了,外界的抨擊和不理解也不能夠影響真正內在,比如司馬懿。就算是遭到了別人的詆毀和算計,可是他仍舊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行走,最終他成功了。 |
由于古人們的交際手段有限,所以他們為了防止自己被小人暗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晚,當時正坐在山東高密老家沙發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