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近日,大批數字藏品平臺的微信公告號被曝突然被封禁,此前騰訊微信官方則剛剛下架了多個數字藏品平臺小程序。 雖然海外NFT藏品在2021年創下了超230 億美元交易額的記錄,但由于在監管尺度和性質 ...
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近日,大批數字藏品平臺的微信公告號被曝突然被封禁,此前騰訊微信官方則剛剛下架了多個數字藏品平臺小程序。 雖然海外NFT藏品在2021年創下了超230 億美元交易額的記錄,但由于在監管尺度和性質標準上,NFT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爭議。且在國內存在炒作、洗錢和金融產品化等風險,因此,目前國內平臺數字藏品的重點均在于收藏屬性,而不是金融屬性。 多個數字藏品公眾號遭封禁 據界面新聞報道,近日多個數字藏品平臺公眾號突然遭封禁。涉及平臺超十個,均為中小型數字藏品平臺,而騰訊幻核等頭部平臺未受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Art Meta元藝數、一點數藏、歸藏元宇宙、畫生 Meta、元本空間、神達數藏、One Meta、零號地球、iBox 和諾坊體等公眾號遭封禁。且大部分平臺被提示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存在未取得法定許可證件或牌照,發布、傳播或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行為,賬號已被停止使用”。還有部分平臺的封禁理由是涉嫌欺詐。 此外,除了封禁措施外,還有部分數字藏品平臺收到了微信官方的資質審核提醒,要求平臺在4月1日前提交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資質證明,否則將面臨公眾號封禁風險。 據了解,這是繼此前微信小程序下架數字藏品平臺后,微信再次對數字藏品領域出手整治。而在此次大規模封禁中,微信平臺主要檢測的是“NFT 數字藏品交易”業務,而不是數字藏品本身。 微信回應:規范化整治 對此,騰訊微信團隊于30日回應表示,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為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日對炒作、二次售賣數字藏品的公眾號及小程序進行規范化整治。 具體措施包括: 公眾號:對于僅提供數字藏品展示和一級交易的公眾號,要求提供和國家網信辦已備案認可的區塊鏈公司的合作證明作為資質證明,不支持提供二級交易。 小程序:小程序目前則只支持數字藏品展示和一級贈送,數字藏品交易和多級流轉屬于未開放范圍,如有發現繞過等對抗行為,會根據違規程度封禁能力或下架處理。 后續,平臺也將密切關注行業動向和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與調整規則。 國內平臺去金融屬性 數字藏品在國外更多被稱作NFT,即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 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大火,NFT在2021年也水漲船高,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和 Art Blocks 等相繼成為爆款 NFT ,并吸引可口可樂、古馳、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相繼入局。 DappRadar數據顯示,2021 年NFT的交易額超過了 230 億美元,其中排名前100的NFT藏品的底價市值達167億美元。 來源:DappRadar 數據顯示,2022年1月,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交易額為44.91億美元,交易量增加至281.63萬次,日活交易用戶4.6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NFT在國內同樣發展火熱,去年以來,包括騰訊、阿里、網易、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其中螞蟻集團于去年8月成立了數字藏品平臺“鯨探”,騰訊也于同期推出了“幻核”平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平臺更多地使用“數字藏品”一詞,并大大削弱了其金融屬性。以“鯨探”和“幻核”為例,目前這兩個平臺均發行過數字藏品,但都不允許數字藏品的轉售交易行為。 其中,“鯨探”平臺開放了“無償轉贈”功能,但反對任何形式的轉售,認為這種行為往往存在欺詐風險,容易引發不良炒作,與數字藏品的定位相違背。今年以來,該平臺也多次采取措施整治數字藏品場外交易和炒作行為。 今年2月22日,“鯨探”官方發布了關于違規用戶的處罰公告,表示發現部分用戶在平臺外存在私下交易的違規行為,并對56名用戶進行了限制轉贈的功能。并稱該處罰是依據《螞蟻鏈數字藏品平臺用戶協議》而實施,該協議包含“如果鯨探收到投訴或舉報,或通過其他途徑,經過合理判斷您從事了轉售數字藏品的行為,我們有權根據您的具體行為和情節實施處罰。” 為“鯨探”提供技術支持的螞蟻鏈也曾公開表示,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藏品為名,實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商品價格惡意炒作,用技術手段確保商品價格反映市場合理需求;堅決抵制任何形式將數字藏品進行權益類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反對數字藏品金融產品化。 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稱,目前國內對于NFT的法律性質、交易方式、監督主體、監督方式等尚未明確,NFT存在炒作、洗錢和金融產品化等風險,對于NFT投資應該保持謹慎態度,警惕“擊鼓傳花”式的金融騙局。據悉,此前海外一位NFT收藏家的藏品幾分鐘內被盜,損失超過270萬美元(約1728萬元人民幣)。 對于數字藏品在國內發展,中信證券表示,NFT的技術特點使其成為解決數字資產問題的可能方案,但商業化、后續發展路徑等諸多問題尚不清晰,亦需要密切關注市場不確定性及政策監管的指引。 信達證券則在研報指出,NFT在中國的發展路徑將遵循不同于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更多從版權保護和資產確權切入,探索無幣化的發展道路,在數字藏品的發行、銷售、流通等方面探索和建立中國化的規則和標準。 |
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近日,大批數字藏品平臺的微信公告號
近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3月以來,新區“掃黃打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