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說到如今的網購平臺大家往往都會想到京東、淘寶、拼多多三大家??梢哉f如今這三家在整個電商領域已經成為了三足鼎立之勢! 可你不知道的是,在當年拼多多沒崛起時,有這么一家垂直網購平臺表現相當不俗,它一度做到 ...
說到如今的網購平臺大家往往都會想到京東、淘寶、拼多多三大家??梢哉f如今這三家在整個電商領域已經成為了三足鼎立之勢! 可你不知道的是,在當年拼多多沒崛起時,有這么一家垂直網購平臺表現相當不俗,它一度做到淘寶、京東之后中國電商第三大巨頭; 最火的時候,曾經還簽了天王周杰倫和天王嫂昆凌同時做代言,財大氣粗在它當時的高光時刻表露無遺! 沒錯,它就是唯品會,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 相信對于很多網購的老用戶來說,這句廣告詞大家都耳熟能詳,就算沒用過,也知道它是一個做什么的網站,一句“正品特賣”魅惑了萬千少女追逐時裝夢的心,隱隱有電商第三巨頭的影子,可惜如今這條曾經洗腦過無數年輕人的slogan,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過了。 最近這幾年,電商行業的主題詞,似乎只剩下阿里、京東、拼多多,以及正異軍突起的短視頻帶貨。 那么,唯品會現在過得怎么樣呢? 壹 作為主打高端品牌和女性的垂直的電商平臺,唯品會(NYSE:VIPS)絕對算得上這個行業的“老人”了,那句“都是驕傲的品牌,只賣呆萌的價格”的廣告詞更是被大家所熟知! 隨著近幾年市場紅利的消退,以及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電商向特賣等垂直領域縱深切入,唯品會似乎不怎么“活躍”,甚至于很多更年輕的一代對于唯品會都比較陌生。 反觀如今,每當說到唯品會,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好像沒多少人用”亦或是“唯品會還活著?” 確實,這是一個被大多數人誤認為“冷門”的購物平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從網上一些評價來看其實不然,有被它的低價所吸引的,也有“拜倒”在它的服務之下的,更有鐵粉進行“真情告白”的......很顯然,唯品會根本不是“沒什么人用的”的購物平臺。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近幾年唯品會憑借“品牌特賣”吸引了不少忠實用戶,別看它體量小,但做得還真不賴。 其2021財報顯示,唯品會全年活躍用戶數達9390萬。其核心SVI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50%,這些用戶的消費貢獻占全平臺的比重超過36%。 通常來說,交易體量決定了平臺的熱度,因此在天貓、京東、拼多多憑著龐大的交易規模,常常是市場的熱點,在此之下,唯品會就顯得有些“黯淡”。 但是每一個財報季,又會讓唯品會迅速吸引市場的目光,成為市場的焦點,而這源于唯品會屢屢取得優異的成績。 貳 2月23日,唯品會發布了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1 年全年,唯品會累計營收 1171 億元,同比增長14.9%;凈利潤47億元,同比下滑20.34%。 2021年第四季度,唯品會錄得營收 341 億元,降幅達到此前預期的最大值5%,凈利潤為 14.23 億元,同比下降逾 40%。 同時,唯品會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約270億元至人民幣284億元,同比下滑約5%至0%。 疫情黑天鵝之下,唯品會一改以往光鮮亮麗的財報外貌,日子也相當地不好過! 可以說,唯品會只有全年營收、全年GMV和全年毛利還維持著“漂亮”,其凈利、毛利率等多項指標均出現了下滑,訂單數量和活躍用戶數的同比增幅也已連續多月下滑,并在第四季度由增長轉為下降,其中訂單數同比下滑5%至2.17億元,活躍用戶數同比減少逾7%至4920萬。 果不其然,二級市場“用腳投票”!財報披露當日,唯品會股價下跌11.89%,這一結果,被認為是唯品會已經陷入增長困境,究其原因根本是用戶數量的下滑。 數據顯示,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唯品會用戶數的增速就開始放緩,2021年Q1-Q3,唯品會活躍客戶數量分別為4580萬、5110萬、4390萬;較上一年同期分別增長54%、32%、1.15%,增速明顯減緩,到了2021年Q4,唯品會活躍客戶數量為4920萬,同比下降7.17%,訂單量為2.169億份,而上年同期為2.273億份,從而導致了營收的下降! 叁 財報過后,唯品會的股價也從8.9美元一路跌到三年來最低值5.75美元,近期才有所回升。 3月31日,唯品會發布公告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批準一項新的股票回購計劃,將在未來24個月內回購不超過10億美元美國存托股票或A類普通股,公司希望用現有現金余額為回購提供資金。 現如今,中國電商三強無疑現在已經變成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 截止今日,阿里巴巴一馬當先,市值在2920億美元左右,而京東市值超過900億美元,拼多多在500億美元左右震蕩,而唯品會如今市值僅有61億美元左右。 拼多多是2015年成立的,同時期的唯品會已在美股上市3年,市值更是高達150億美元左右,國內電商“第三巨頭”的位置本該是它的,甚至有可能動搖京東的地位,可惜這么一個電商界的明日之星就這么迷失了。 唯品會于2008年在廣東成立,創始人沈亞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名牌折扣、限時搶購和正品保障的電商模式,并且承諾在唯品會上售賣的每一件商品都有太平洋財產保險為其承保,這一售賣方式,不僅讓顧客享受到了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正品,還不用擔心自己買到的是假貨。 特賣、閃購、自營、正品等特點,使得唯品會在服飾品類上形成了很深的“護城河”。“ 都是傲嬌的品牌,只賣呆萌的價格!”一時成了唯品會最佳的形容詞。唯品會成了一顆電商界正在升起的璀璨新星… 唯品會只經歷了短暫的三年的時光就于2012年在紐約上市,成為中國B2C模式下的第三大電商。2021年3月底,股價最高沖到46美金,市值也達到歷史最高值312億美金。 2014年,唯品會全年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122.4%;2015年凈營收4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 2015年后唯品會營收雖然上去了,但營收增速連年暴跌,到2019年僅剩10%,2021年四季度增速更是成了負數。 垂直電商觸碰天花板,加上轉型不成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唯品會的股價在2015年迅速下跌,開始走下坡路…品牌特賣從香餑餑變為了“大白菜”! 肆 特賣不再是好故事! 2017年年底,騰訊、京東雪中送炭以8.63億美元入股唯品會,分別持有后者7%和5.5%的股份,但是唯品會增速下降,特賣模式的優勢在減少,轉型失敗,外部競爭激烈等這些事實已迫在眉梢,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就會遭到市場的優勝劣汰。 回顧唯品會14年來的高速發展情況,埋下很多隱憂,盲目擴張品類、轉型綜合電商平臺...總體來看,導致這次凈利大跌的原因是用戶流失導致的營收增速嚴重掉隊。 而唯品會用戶流失背后,同樣也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一是直播的風靡帶來的沖擊,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社交平臺,近年來都流行起了直播帶貨,這帶走了不少的流量。 二是唯品會所聚焦的品類較為集中,主要為服飾,這讓唯品會受到某種程度上的“限制”,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時移世易,等到唯品會回過神來,特賣賽道早已經變了天! 現階段,唯品會的主要問題在于,品牌不再視庫存為困擾,而是品牌競爭力向下延伸的載體之一,并且在大數據和AI的助力下,產銷兩端正逐漸走向平衡,這對于唯品會而言,近乎釜底抽薪。 假貨問題始終是唯品會的困擾之一,但更主要的是模式的脫節,在直播電商的風靡下,唯品會昔日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而線下門店,恐怕也無法承載唯品會的野望。 縱觀電商行業發展歷程,經過市場大浪淘沙,垂直電商要么轉型成綜合電商,要么被淘汰出局,前景不容樂觀; 如今留給唯品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旦頭部確定,客戶市場飽和,那么唯品會就會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現在的唯品會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與改變。 當中國互聯網企業們不再一味地追逐盈利,而是披上以服務為核心的鎧甲; 當中國互聯網企業們不再停留在空中樓閣,而是由虛向實踏實邁出每一步; 那么,這便是中國互聯網的一次自我革命,亦是中國經濟重塑的又一個新開始! 參考資料: 《你還記得一家叫唯品會的網站嗎?》,錦緞 《唯品會凈利潤縮水20.34%,特賣不再是好故事?》,鹿財經 《唯品會面臨重重挑戰,品牌特賣不再是香餑餑?》,瞭望財富 |
說到如今的網購平臺大家往往都會想到京東、淘寶、拼多多三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位于遼寧省海城市的西柳服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