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近年來,隨著二手經濟蓬勃發展,二手奢侈品消費也跟著水漲船高。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二手奢侈品交易糾紛屢屢發生,二手奢侈品的真偽如何鑒定、誰來鑒定,一直沒有權威解釋,消費者的交易 ...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近年來,隨著二手經濟蓬勃發展,二手奢侈品消費也跟著水漲船高。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二手奢侈品交易糾紛屢屢發生,二手奢侈品的真偽如何鑒定、誰來鑒定,一直沒有權威解釋,消費者的交易風險越來越高。 今年2月,浙江寧波的岑女士花了17000多元在當地一家二手奢侈品店購買了一款手包,因為擔心買到假貨,岑女士把包拿到了該品牌在寧波的專柜想做一下鑒定,工作人員表示不予鑒定。無奈,岑女士來到寧波市消保委尋求幫助。 在了解情況后,消保委工作人員和岑女士一起來到位于寧波某大型商場里的這家品牌專柜。 某品牌專柜工作人員:我們門店沒有任何鑒定這個包的資質,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 隨后,專柜一位負責人表示,如果確實需要鑒定,他們可以嘗試以“公對公”的方式進行申請。 品牌專柜不接受消費者個人鑒定申請,那是否有被認可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呢?隨后,記者撥通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浙江分公司的客服電話。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浙江分公司客服:我們現在走的是閑魚驗貨寶。一定要在閑魚上買才給鑒定。其它平臺或者線下購買是不給鑒定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有關二手奢侈品交易的立法尚屬空白,在遇到上述糾紛的時候,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無法可依。 浙江省寧波市消保委秘書長 陳超:國內目前缺少專業的、權威的、大家都非常認可的第三方鑒定機構。由于我們《產品質量法》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當時立法的時候,并沒有把二手商品作為一種類別囊括進去,從法律適用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是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 在立法空白的大背景下該如何規避二手奢侈品交易風險?寧波市消保委一方面呼吁相關品牌方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方面也提醒消費者謹慎消費。 浙江省寧波市消保委秘書長 陳超:在購買二手奢侈品,尤其是單價非常高的過萬的奢侈品的時候,盡量還是選擇到線下的門店,因為線下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保障的。 來源:央視財經 (編輯 龔新語) |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近年來,隨著二手經濟蓬勃發展,
韓國是全球化妝品主要消費國和出口國,原本疫情就給韓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