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超市菜場空間相對密閉、物品進出頻繁,面臨著人員流動性。鑒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其在塑料表面上的穩定性排行最高,可達3天。菜場與超市正成為目前新冠病毒傳播的重點防疫場所,“物傳人”及“人傳人”風險均 ...
超市菜場空間相對密閉、物品進出頻繁,面臨著人員流動性。鑒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其在塑料表面上的穩定性排行最高,可達3天。菜場與超市正成為目前新冠病毒傳播的重點防疫場所,“物傳人”及“人傳人”風險均有可能。 市民赴超市、菜場等采購 如何降低感染風險? 對此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向公眾進行健康提示 并給出8條“疫”起買菜的科學策略 ——“菜八條” ? 1、菜場和超市相對密閉,應盡量減少出入次數,避開密集人群,選擇線上或街鎮組織的社區團購所需生活必需品,采用無接觸配送。 2、老年人線上采購手機操作有困難,是菜場、超市的主體,若去實體店采購,應盡量減少次數,錯峰采購,一次性多采購些,存放冰箱。 3、進入菜場、超市要做好自我防護,正確佩戴口罩,遮住口鼻,與店內工作人員及顧客保持至少一米距離,切勿摘下口罩交談。 4、選購物品時,戴好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觸碰環境物體及食品外包裝表面。 5、采購完畢后,用洗手液或肥皂以“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對手及手機、鑰匙等隨身物品進行擦拭消毒,洗手前不觸碰口、鼻、眼等部位。 6、食物買回家后,劃分潛在污染區和潔凈區,棄去有可能污染的食品外包裝袋,替換上干凈的包裝袋并儲存在干凈區域。 7、工作人員需對菜場或超市門把手、稱量工具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用1%過氧化氫濕巾及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每天2-3次;每日營業結束后,用250到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對店鋪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墻壁表面進行拖拭,或常量噴霧器噴灑消毒,以上消毒均需在除去肉眼可見的污染后進行。 8、菜場或超市若瞬間人流量過大,管理部門需進行限流。工作人員應拿到48小時核酸陰性檢測報告后才能上崗。 綜合: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周到上海APP 來源:東方網 |
超市菜場空間相對密閉、物品進出頻繁,面臨著人員流動性。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在廣東深圳,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