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日起,浦西地區全面展開新一輪核酸篩查,在此期間,處于封控管理中的準媽媽們,孕期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記者獲悉,位于長樂路536號的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緊鑼密鼓地做好全方位應急準備,力爭疫情防控不松勁 ...
4月1日起,浦西地區全面展開新一輪核酸篩查,在此期間,處于封控管理中的準媽媽們,孕期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記者獲悉,位于長樂路536號的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西院緊鑼密鼓地做好全方位應急準備,力爭疫情防控不松勁、醫療保障不缺位、孕產婦服務不縮水。 孕媽媽的安全,永遠是頭等大事 “孕媽媽的安全,是頭等大事!”一婦嬰西院產科主任黃一穎告訴記者,為了順利保障來院就診患者和家屬的安全,醫院通過一系列分層分類的舉措落實疫情防控安全。 3月29日,急診接診了一位涉疫孕媽媽,其所住小區被封控,預產期超了7天。她本人想順產,但由于孕周大,已經41周,肚子里的寶寶是巨大兒,產科醫生周木蘭評估后為其進行了急診剖宮產,寶寶體重4300克,母子平安。 同一天,一位孕婦臀位分娩、胎盤植入、盆腔黏連,分娩過程中出現大出血,出血量近2000毫升!醫院立即調配最強醫療力量開展搶救,并確保臨床用血,產科主任黃一穎、單震麗和婦科主任嚴沁一起上臺,新生兒科、藥劑科、檢驗科等科室的共同努力配合下,終于為這位初為人母的產婦成功保留子宮。 據一婦嬰副院長蔣超瑛透露,早在3月28浦東地區實施封控前,就有數十名家住浦東,來自產科、新生兒科、超聲科、手術麻醉科、產房、手術室、急診、后勤保障等團隊的醫護人員主動趕赴西院,留宿在院。浦西封控后,又有一批醫護人員自愿在醫院閉環,以確保西院醫療力量的配備和院區的正常運營。 封控期間工作量不降反增 守護母嬰健康,目前一婦嬰已在相對隔離區域建立獨立的臨時看診點,對封閉管理或有發熱癥狀的孕產婦進行診治,并準備了具備產房、手術室功能的隔離區域,用于核酸異常孕產婦的救治或轉運待接。 結合孕產婦群體的特殊性,醫院還騰出病區設立產科緩沖病房,執行“兩次入院”策略。對急診新入院的孕產婦,除需持當日上海市有效核酸陰性報告外,先行收治入緩沖病房,待完成48小時兩次核酸陰性后再轉入常規病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周邊不少醫院陸續閉環管理,這段時間,在因封控原因、最多時醫務人員“減員”四成的情況下,一婦嬰西院的工作量不降反增,建卡、產檢量增長了,分娩量也增加不少了。為此,嚴沁主動帶隊支援產科。 上海這一輪實施浦東、浦西分片分批封控以來,一婦嬰產科急救的響應速度絲毫沒有降低,保障危重孕產婦安全始終是這個“上海大搖籃”責無旁貸的使命。 線上答疑溫暖相護 “產檢延期要不要緊?”“封控中發生緊急情況怎么辦?”“大排畸等重要產檢還能按時做嗎?”西院的建卡孕婦中,來自靜安區的準媽媽們占據了很大比例。 一婦嬰與靜安區婦幼保健所協同合作,由靜安區婦幼保健所好孕好育課堂的服務團隊在其所轄的多個靜安準媽媽交流群中收集相關問題,匯總至一婦嬰西院后,再由醫院專業產科醫生統一進行解答。 為準媽媽們釋疑解惑,一婦嬰西院產科團隊專門開展了在線直播答疑,與孕媽媽實時互動,緩解這一特殊群體的焦慮。 此外,全面開通的一婦嬰“互聯網醫院”,具備醫生問診、電子處方、藥品配送等全流程系統功能,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協助孕產婦等不同患者群體及時與產科、婦科、新生兒科、生殖免疫科等臨床醫生溝通交流,緩解焦慮、解答其最關心的看診、檢查等問題,同時線上藥品應配盡配,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 通過微信服務號“第一婦嬰客服中心”的“在線咨詢”版塊,西院各臨床科室的醫生還抽出碎片化時間,積極服務線上提問的患者。 對于可能產生的緊急情況,由醫院產科安全辦公室專職人員和資深醫生的專業團隊組成的“24小時咨詢專線”(18964535693)也于日前面向社會公布。 這條熱線面向一婦嬰東、西院區,醫院服務專員幫助解答孕媽媽們在整個孕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協助其進行建卡、復診和改約,不遺漏重要時間節點的檢查(NT、大排畸等)。 疫情當前,加倍呵護白衣戰士、確保醫護人員安全,也是保證患者安全的重要舉措。 目前,一婦嬰西院和東院實施同質化管理,強化各崗位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全部升級至二級防護,重點崗位實施三級防護。醫院組建督查組,每日認真開展防護措施落實、環境采樣監測、醫療場所消殺等專項巡查。 |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孤獨癥,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自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孤獨癥,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自